01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9 > 01 >

“后撤并时代”寄宿制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的挑战与可能——基于江西、四川两省的调研

【作者】 王学男 吴霓

【关键词】 后撤并时代 寄宿制学校 农村留

摘要】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问题的一条有力途径.经过对江西、四川两省的调研发现,在“后撤并时代”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空间与课程资源,实现了农村留守儿童“选课走班”;二是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三是精准识别农村留守儿童,实施了分类分级教育与管理.但目前仍处于区域分布、供需关系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阶段.寄宿条件、经费、人员、编制、时间要素的有限,家庭与学校主体责任不清,共同造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无法满足家庭对寄宿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因此,建议通过法治建设与村规民约融合、寄宿制学校标准建设和政策试点、鼓励社会托管机构合理合规进入,构建家校社联动、“寄托”并重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体系.

上一篇: 教育评价时代的危机与Biesta的教育美丽冒险
下一篇: 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精准扶贫——以长顺县智慧教育扶贫项目为例

版权所有 © 201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编辑部   湘IPC备05003894号 
地址:湖南长沙岳麓山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邮政编码:410081